2022-05-31
古老而光辉的邢姓,名人载满史书。如:三国时有邢贞,太常奉策;邢颙,曹魏时陈留王曹植家丞;北齐有邢峙,国子助教;魏文帝时的邢庸,南北朝时的邢邵,唐乾天年间的邢济,会昌年间的邢群,真是不胜枚举。北宋有邢禺;明朝有邢献之,“晚明四大书法家”之首的邢侗及其胞妹“墨坛四大才女”之一的邢慈静;清朝有邢谢、女诗人邢顺德;当代有邢西萍、邢崇智、邢兆棠、邢燕子,解放军将领邢士第,哲学家邢贲思,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邢新会,等。邢峦(公元463—514年),字洪宾,河间鄚(今任丘)人。北魏官吏、学者。博览书传,有文才干略。累官散骑常侍兼尚书。后因大败仇池氐人杨绍先等其他战功,升殿中尚书。邢劭,河间鄚人,北齐官吏、文学家。十岁能属文,少年聪慧,才思敏捷。官至国子祭酒、太常卿兼中书监。文章典丽,富于收藏。有《邢特进集》。其兄邢臧官至濮阳太守,清慎奉法,有令名。邢杲,河间鄚(今属河北省)人,北魏末青......
井陉南康庄邢氏祭祀邢家祠堂座落在村中大街一侧。邢家祠堂系村民为明湖广按察司副使邢端所建,建于清光绪19年。邢端在《中国人名大辞典》中这样记载的:邢端,井陉人,永乐举人。授监察御史,擢湖广副使。抚辑苗夷,甚有恩纪。秩满,父老恳留。卒官。《井陉县志》记载,邢端勤政爱民、清正廉洁、忍辱负重、顾全大局、刚正不阿,政绩显赫,最后战死在沙场。至今在井陉一带还流传着邢端的许多故事。邢氏子孙口熟能详的是邢端利用石灰阵大败苗寇的故事。口述说明宣德年间,云南有苗寇兴风作浪,当时的皇帝几次出兵平叛不力,邢端临危受命。邢端手持火龙棒,身先士卒,打得苗寇大败而逃。但苗寇识水性,几次潜入水而逃。邢端想起老家井陉盛产石灰,便命令兵士再次作战时携带石灰。当苗寇再次入水准备逃跑时,邢端便命士兵将石灰投入水中。石灰水热力发作,烫得苗寇无处逃命,只得投降。邢端大胜而归,苗寇称其为"邢老虎"。回到朝廷,明宣宗大力嘉奖了邢端。邢端......
邢峦公元463—514年,字洪宾,河间鄚(今任丘)人。北魏官吏、学者。博览书传,有文才干略。累官散骑常侍兼尚书。后因大败仇池氐人杨绍先等其他战功,升殿中尚书。邢劭河间鄚人,北齐官吏、文学家。十岁能属文,少年聪慧,才思敏捷。官至国子祭酒、太常卿兼中书监。文章典丽,富于收藏。有《邢特进集》。其兄邢臧官至濮阳太守,清慎奉法,有令名。邢杲河间鄚(今属河北省)人,北魏末青州流民起义首领。公元528年起义于北海(今山东省潍坊),自称汉王,年号天统,拥众十万,威震各地。后被镇压。邢颙三国时期曹魏河间鄚人,字子昂,其性情高洁,时论称“德行堂堂邢子昂”、“真雅士”,历官侍中、尚书仆射、司隶校尉、徙太常等,并被曹氏父子赐封为“关内侯”。邢群唐会昌年间在任户部员外郎处州刺史时,清正廉明,吏人畏之,百姓敬之,在其离任之日,百姓扶老携幼含泪送别。邢焕宋代官员。字文仲,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人。以父调汜水簿。女为康王......
范家庄四大姓之一。2019年统计,八代人共327户,约一千二百口人。原有家庙,在现敬老南路路西。邢家祖坟在今范家庄小学以南,跨石津渠、“307”国道,含汇富纸业公司一带,占地近百亩。墓地中一祖宗坟封土高大,如砖窑般。1958平整土地时散去,无墓室,无棺椁,唯三块砖砌一堆朽骨,无他物。邢姓多人忆及昔时清明节,邢姓族人到墓地分“麻糖”(油条)故事。因世久代蕃,坟中葬序渐乱,多数支脉已先后另辟墓地,况经石津渠开挖,多次平坟整地化方,“邢家坟儿”已无复当年规模形制。邢姓在范家庄定居立祖,传为明朝初年。源头有两说:一说源自明初移民,由山西迁至邢台,后改迁而来;另一说为明初一邢姓翰林院大学士外出赈灾,见束鹿一带土地丰饶,民风淳朴,遂留两子落户束鹿,一留范家庄,一留大士庄。族人邢造木力主此说,言犹记邢家坟儿一通清立汉白玉石碑,载有这段邢姓家族史。且自言与大士庄邢姓有来往,能排清辈分。惜未见碑刻原文,若此......
①西汉高帝置,治所在乐成县(今河北献县东南十六里)。文帝二年(前178)改为国。三国魏改为郡,治所在乐城县(今献县东南)。西晋复为国。北魏又改为郡,移治武垣县(今河北河间市南)。隋开皇初废。大业初及唐天宝、至德间皆改瀛州为河间郡,治所在河间县(今河间市)。②南朝宋侨置,属冀州。治所在乐城县(今山东寿光市东南十里洛城村)。北齐废。...
山东省邢氏字辈...
家谱是记录中国历史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国的姓氏太多,要建立一部中华大族谱面临着许多困难。最近,邢台姓氏文化研究会理事崔少科发明了一种新的姓氏世系排列法,让这些困难变得简单易行。 崔少科是中华大族谱协会会员、邢台姓氏文化研究会理事。2002年崔少科要修崔氏家谱,上网翻阅了很多资料,但是都没有系统的记载。为...
李兰珂与其发现的石狮。 12月18日上午,当再次走进大唐帝陵故土的时候,年近七旬的李兰珂老人感慨万分。这位已经退休的文保所长,经过20多年的不懈研究和寻求,李唐祖籍之争最终以认定邢台隆尧而尘埃落定。 -遗迹:隆尧有唐朝两帝皇陵 邢台隆尧县城正南6公里的魏庄镇王尹村北200米处,有唐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的建初陵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的启运陵...
西安兵马俑在线7月1日讯邢夫人,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贾赦之续弦。她禀性愚弱,只知奉承贾赦,家中一应大小事务,俱由贾赦摆布。出入银钱,一经她手,便克扣异常,婪取财货。儿女奴仆,一人不靠,一言不听,故甚不得人心。作为贾家的大儿媳,她得不到婆婆贾母的欢心,也没有当家的权力,自己的媳妇王熙凤又一味奉承贾母与王夫人,这使她极为不满。她一直伺机反扑,不时给她们制造难堪。当她发现傻大姐拾得的五彩绣春囊时,便以此作为武器,打发王善保家的交给王夫人,把王夫人“气了个半死”,这才引起了抄检大观园。邢夫人应该也是填房,她自己言之确凿地说她没有儿女,贾琏很可能是已经亡故的大老婆所生。首先王熙凤对于小老婆极端鄙视,对于贾政的两个小老婆周姨娘和赵姨娘连正眼也不看一眼;其次,王熙凤和平儿谈起贾探春,叹息她不是太太生的,将来找对象可能会遇到麻烦,如果她老公是小老婆生的,像她这种处处要强的人,自然对这个话题敏感......
唐朝宰相邢文伟简介,邢文伟是个怎么样的人?邢文伟,唐代宰相。滁州全椒人(今安徽省全椒县襄河镇人)。年轻时与和州高子贡、寿州裴怀贵俱以博学知名于江、淮间。以进士迁太子典膳丞(东宫典膳局郎,正六品上;丞,正八品上:掌进膳尝食。全椒县时属滁州)。 简述 乾封元年(666),太子[长子李弘,是武则天二十九岁,即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所生.曾被封为代王,显庆元年(...
河北省考古人员在对位于河北省内丘县的邢窑遗址发掘中,首次发现了底部刻有“上”字和“高”字款的邢窑瓷器,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据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邢窑遗址考古队队长王会民介绍,在以往出土的邢窑瓷器中,曾发现底部刻有“盈”“官”“翰林”等字款的瓷器,此次考古人员在一个类似井的深坑中首次发现...
给小孩取名字成了现代许多新手父母的一大难题,他们之中有不少人都抱着《辞海》翻来覆去的看,一两个月都决定不了宝宝的名字。 好名字真的有这么重要么?当然重要,我们讲话都要有证据的,在古代,就有两位读书人因为有个好名字被皇上青睐,点为状元,完成读书人一辈子的夙愿,你还能说名字不重要吗? 这两位状元是谁呢?一位是明朝的邢宽,另一位是清朝的胡长龄。 ...
商朝早期的故都叫“商丘”,中期叫“邢台”,后期则被称为“殷墟”。邢台,就是邢都留下废墟的遗址。这是一座比殷墟更早的商代故都,这是司母戊大方鼎女主人的故乡,这是华夏姓氏的祖根,这是邢襄文化的发祥地。邢邑是司母戊大方鼎主人的故乡“邢”的故事要从安阳的市徽说起。在河南安阳市主要入市口都摆放着一尊世界著名的青铜大鼎的雕塑,因为上面有铭文“司母戊”三个字,所以被称为司母戊方鼎。这在中国几乎妇孺皆知,因为这是一件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如今司母戊鼎已经成为殷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位于安阳的这件旷世国宝,与邢台有什么关系呢?近年学者一致认为,所谓“司母戊鼎”的铭文实际上是“后母戊鼎”,是商朝太子为一位邢国女子铸造。这位女子是第二十三代商王武丁的王后之一,与殷墟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妇好齐名。她就是出生在邢的妇妌,也写作妇邢。为什么叫妇邢呢?因为生于邢。这位美女善于农业种植,尤其擅长种黍,殷墟卜辞中记录了很多她种黍的......
1、长安区高营镇南高营村(有家谱),南村镇小屯村。2、裕华区裕强街道位同村,裕兴街道东王村(有家谱)。3、桥东区胜南街道塔谈村,汇通街道东三教村(有家谱)。4、新华区大郭镇大马村(有家谱),西三庄乡大安舍村(有家谱)。5、鹿泉区铜冶镇北铜冶村(有家谱),白鹿泉乡西土门村、西胡申村(有家谱)。6、栾城区栾城镇邢家庄村、南李村,柳林屯乡故意村(有家谱),窦妪镇南陈村、北陈村。7、藁城区廉州镇尚书庄村、南墩村,九门回族乡只照村,岗上镇小丰村。8、正定县正定镇西邢家庄村(有家谱)、西门里村、北贾村、岸下村、三角村、大孙村,曲阳桥乡西叩村,北早现乡上水屯村、下水屯村,南牛乡牛家庄,新城铺镇新城铺村。9、井陉县南王庄乡南康庄村(有家谱)、南王庄,吴家窑乡彪村。10、辛集市新垒头镇范家庄村、新垒头村,和睦井乡大士庄村,王口镇邢家庄村,位伯镇西五村。11、晋州市马于镇南辛庄村、马于村,东卓宿镇南田村。12......
姓氏介绍系承周公旦、韩氏,始祖为姬旦、韩宣子,为我国当代第一百三十一姓。邢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唐朝《元和姓纂》。〖洪洞县分布情况〗大槐树镇:南官庄、北周壁、南辛堡、秦壁赵城镇:孙堡广胜寺镇:马头、北郇、长安堡、圪垌、高崖、南堡、石桥、柴村万安镇:万三、西漫底、西梁、铁炉庄、贺家庄、郭家庄明姜镇:孔家滩、土桥沟苏堡镇:西尹壁、山头、原上、古县、郭盆、北铁沟甘亭镇:燕壁、北杜,曲亭镇:安乐刘家垣镇:大麦垣淹底乡:东桥泗、后泉、孔峪兴唐寺乡:关口、屯儿沟堤村乡:上张端龙马乡:柴家庄〖洪洞县明代名人〗邢大壮:万历年间人,原籍洪洞,甲午科举人,《洪洞县志》选举表,举人有记载。邢德企:万历年间人,原籍不详,赵城县典史,《赵城县志》职官上有记载。邢笃敬:崇祯年间人,原籍,生员,《洪洞金石录》关帝庙碣有记载。邢伦:嘉靖年间人,原籍山东邱县举人,赵城知县,《赵城县志》职官上有记载。邢实:嘉靖年间人,原籍洪洞,乙......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日前发布消息称,近日在河北邢窑遗址内丘城关窑区发掘的8座早期窑炉和早期堆积层,证明了邢窑烧制瓷器的历史追溯至北朝[注:北朝(公元386年—公元581年),是中国历史上与南朝同时代的北方王朝的总称,其中包括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数个王朝(继承北周疆域的隋由于灭亡南朝陈,]时期,也证明了内丘城关一带正是早期邢窑瓷器生产的重要区域。邢窑是中国古代[注:中国古代中国古代中国古代是指先秦至1840年鸦片战争的历史-zhongguogudai]的制瓷窑场,以烧制白瓷著名,有“南青北白”的称谓。这次发掘的8座窑炉遗迹可上推到隋或北朝,发现集中且保存完整,至少有3座尚存窑顶、烟囱,作为窑炉重要组成部分的窑门、火膛、窑床、窑壁等都基本保存完好。其中4座窑炉环绕在一个不甚规则的工作场周围,共用一个窑前工作场地,这种多窑组合在一个工作场周围的做法为国内罕见,为研究邢窑早期窑炉开凿方法、......
邢(xíng)姓【摘要】系承周公旦、韩氏,始祖为姬旦、韩宣子,为我国当代第一百三十一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邢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辽宁、黑龙江、山西等地。邢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唐朝《元和姓纂》。〔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二:①源自姬姓。据《元和姓纂》记载,周公旦第四子受封于邢国,邢国故系承周公旦、韩氏,始祖为姬旦、韩宣子,为我国当代第一百三十一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邢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辽宁、黑龙江、山西等地。邢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唐朝《元和姓纂》。〔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二:①源自姬姓。据《元和姓纂》记载,周公旦......
英谈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隶属于河北省邢台县,位于太行山东麓深山腹地,距邢台市70公里,路罗镇西8公里处。英谈村分为3个自然村庄,全村200户,620多口人。历史文人称赞是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该村自然风景独特秀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山清水秀,民风纯朴,有一川、三山、六岩、九沟、十八垴和“江北第一古石寨”之称。 ...
一、春华秋实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邢颙传》:“(君侯)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春华秋实”的意思:第一,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华”同“花”。春天开花,秋天结实。引申为先挥汗耕耘、适时播种,后才有丰收的喜悦,这是比较多见的。第二,比喻文采与德行。多指因学识渊博,而明于修身律己,品行高洁(相反,若“习近不肖,礼贤不足”,则离“春华秋实”远矣)。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邢颙传》。邢颙,字子昂,河间莫人(今任丘)。为孝廉,征任为官吏,不受。曾被曹操征任为司空掾,出任左冯翊,因病辞官。后被选为平原侯曹植的家丞。他品行端庄。当时人们称颂他说:“德行堂堂邢子昂”。他敬事主人,平时讲求礼节。而庶子刘桢擅长作文,文辞优美,曹植亲近刘桢而疏远邢颙。刘桢上书劝谏曹植说:家丞邢颙是北方的贤士,他少年秉性高洁,清静寡欲,言语简洁而义理深刻。真正是儒雅的贤士。我实在不能和他相提并论,并列为您的左右。而我......
全国各地部份邢氏辈份如下:北京市辈序:耀北京市泌阳,辈份:福,国,恩,家(男用)(玉,女孩用),庆,本,立,道,生.北京昌平辈份:家天津辈序:凤、纪、维、恩、广、宪、耀、震、家、兴天津宝坻辈份:有、玉、建、继江苏睢宁辈份:106世开始:肇、承、运、存、志、敬、远、克、修(振)、玉(仪)、建、明(光)、儒、怀、善、述、彦、风、范、懋、修、泽、延、哲、谦、秉、义、厚、孝、雅、贤、瑞、景、翔、丹(善辈后面的20辈是年新修)江苏高淳县辈分:精,华,光,益,宪,……,河南新乡市:辈序:汝、凤、生、起、顺河南新乡辈份:善、作、英河南省新乡地区封丘县,有两个村庄,分别为北邢庄、南邢庄,这两个村庄的居民大都姓邢。北邢庄村90%以上的居民都是邢姓。辈分为:天、学、宝、乃、良、成河南郑州(邢屯)管城区七里河村,另有小邢屯,邢庄,穆庄,七里河村,梁湖村辈序:中、志、守、国、自、文、学、永、有、德、万、泰、锡、玉......
邢氏族人的概况邢氏族人属周公后代,据姓纂记载,三千年前的周朝,周公第四子受封于邢国(在今天的河北邢台一带),国人均姓邢,后来邢国被卫国所灭。其子孙逃亡于河北、河南、山西一带繁衍生息,邢家族人,是明太祖洪武年间(大约1370年左右)朝庭移民时由山西洪洞县移至这里落户,邢氏家族始祖名:邢士恭,移来后沿沟挖窑而居,当时叫邢家沟,就是今天的邢一村民小组所在地。邢氏家族祠堂基本情况邢氏家族祠堂位于岐山县蒲村镇邢家村,形成菱型布局。祠堂由上殿和前庭组成,上殿建于道光年间(距今一百七八十年),前庭建于咸丰二年(距今约一百六七十年左右),当时建筑工艺十分讲究,雕梁画栋,美丽至极,特别是三间上殿全是木刻牌面,套花门窗。后因年久失修,加之文革中扫“四旧”运动,祠堂遭到极大破坏。为了保护祠堂,邢氏家族中很多德高望重前辈,多次建议把大队办公地搬到祠堂,再后来学校下放到大队后,祠堂又成了小学一二年级的教室,这样才使......
国治赖于家兴,万家组成国邦。人文始祖邢源,苗清根正流长。家规家风淳厚,世代子孙光扬。立家当有主事,社会国家至上。家长必为楷模,读书教子有方。百善孝字当先,自信豁达担当。长者仁慈严教,晚辈尊兄敬长。夫妻相敬如宾,友爱谦恭礼让。敬老重在有生,顺从周到颐养。勤政爱民秉权,大智大勇兴邦。持家克勤克俭,谋划戒虚戒荣。扶危济困怜弱,贺喜吊丧由衷。富贵不露骄态,贫寒不作谗容。贪婪诱人之祸,酒色陷人之坑。远离污浊之地,规避浅薄之诤。厚德方能载福,宽容保取安宁。居则事理通达,出则心气和平。忠孝礼义廉耻,耿介爽直刚正。士农工商百业,为人之本一同。家训须当奉行,永葆邢姓风光。...
薛城村邢氏宗祠称为“启后祠”,位于薛城村的中心位置。根据《启后祠祀田碑记》(清康熙四十六年)、《重修启后祠碑记》(中华民国二十三年)、《重新修建启后祠碑记》(2010年)三块碑文记载:启后祠由邢氏藻泉公倡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康熙年间遭遇水患,经邢氏万里公及其四子(本豊、本姬、本岐、本稷)捐资重建,至宣统辛亥年(1911年)以及民国辛未年(1931年)又遭遇两次水患,于1934年再次修建,1954年高淳大水,又遭重创,至二十世纪末,启后祠已断垣残梁、满目疮痍。2010年,启后祠重新修葺,历时近七个月,终于重整威姿,展现昔日风采。启后祠坐北朝南,为三间两进式结构,前两间成贴背式组合,天井为中心衔接主厅,厢房式走廊坐落于天井两侧,整体呈中轴对称。启后祠台基高近三尺,使用柱梁百余根,外观以白、灰、朱红三色为主色,简洁明朗又凝重端庄,蝴蝶瓦整密地覆盖在飞檐翘角的歇山屋顶上,马头形的山墙从屋顶两侧筑起,......
西安兵马俑在线7月2日讯邢岫烟,《红楼梦》中邢忠夫妇的女儿,邢夫人的侄女。因家道贫寒,一家人前来投奔邢夫人,就在大观园迎春的住处紫菱洲住下。邢夫人对邢岫烟并不真心疼爱,只不过为了脸面之情。邢夫人甚至要求邢岫烟把每月二两银子的月钱省下一两来给她自己的父母,使得邢岫烟只得典当衣服来维持她在大观园的开支。邢岫烟生得端雅稳重,知书达礼,被薛姨妈看中,央求贾母作媒说与薛蝌,后嫁给薛蝌。岫烟与妙玉曾在姑苏做过十年邻居,所认的字都承妙玉指授,故两人在大观园重逢后,常相过往。宝玉赞她:“怪道姐姐举止言谈,超然如野鹤闲云,原本有来历。”宝玉接到“槛外人”妙玉的拜帖后,正为回帖上如何下别号发愁,多亏岫烟指点,署了“槛内人”,方合了妙玉心思。原文链接:在芦雪庵起诗社时,一句“浓淡由他冰雪中”准确而文雅地为我们定位了岫烟的形象。岫烟很像......
Copyright 2023 zupu.cn 浙ICP备18024415号-5